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條幹

條幹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tiáotiāo
    條tiáotiāo

    [tiáo]
    1.木名。山楸。

    2.細長的樹枝。

    3.長。

    4.泛指長條形之物:麵條;布條;金條。

    5.直。參見“條長”。

    6.條理;次序。

    7.到達。

    8.治理。

    9.條目;條款。

    10.指法令、條文。

    11.猶言條陳,條奏。

    12.逐一登錄。

    13.編排。

    14.列舉。

    15.見“條遞”。

    16.量詞。用於計量長形物。

    17.量詞。用於計量抽象事物。

    18.古民族條戎的省稱。

    19.古地鳴條的省稱。

    20.指漢·條侯·周亞夫。

    21.姓。

    [tiāo]
    通“挑”。采摘。


    • 读音:gàn
      幹gàn

      1.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。同“榦”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榦,築牆耑木也。”段玉裁•注:“榦,俗作幹。”漢•揚雄《法言•五百》:“經營,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。”

      2.事物的主體部分:“軀幹”、“樹幹”、“骨幹”。

      3.事情:“有何貴幹?”《水滸傳•第十四回》:“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?”

      4.才能。《三國志•卷六十二•吳書•胡綜傳》:“沖平和有文幹,天紀中為中書令。”

      5.姓。如宋代有幹沖。

      6.主要的:“幹道”、“幹線”、“幹部”。

      7.從事、營求:“他是幹哪一行的?”《三國演義•第九十二回》:“他兩個是吾子姪輩,尚且爭先幹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