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惡運當頭

惡運當頭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èwùěwū
    惡èwùěwū

    [è]
    1.罪過、不良的行為。《易經•大有卦•象曰》:“君子以遏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”《三國志•卷三十五•蜀書•諸葛亮傳》:“無惡不懲,無善不顯。”

    2.疾病。《左傳•成公六年》:“郇瑕氏土薄水淺,其惡易覯。”南朝宋•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術解》:“郗愔信道甚精勤,常患腹內惡,諸醫不可療。”

    3.汙垢、穢物。《左傳•成公六年》:“土厚水深,居之不疾,有汾澮以流其惡。”《周禮•天官•獸醫》:“凡療獸瘍,灌而劀之,以發其惡,然後藥之養之食之。”

    4.糞便。《漢書•卷六十三•武五子傳•昌邑哀王劉髆傳》:“陛下左側讒人眾多,如是青蠅惡矣。”《隋書•卷七十二•孝義傳•田翼傳》:“母患暴痢,翼謂中毒,遂親嘗惡。”

    5.不善的、壞的。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形相雖善而心術惡,無害為小人也。”

    6.粗劣的。《論語•里仁》:“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《韓非子•說疑》:“不明臣之所言,雖節儉勤勞,布衣惡食,國猶自亡也。”

    7.醜陋。《史記•卷六十七•仲尼弟子傳•澹臺滅明傳》:“(澹臺滅明)狀貌甚惡,欲事孔子,孔子以為材薄。”《文選•謝靈運•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》:“良時不見遺,醜狀不成惡。”

    8.不適、不快。《晉書•卷八十•王羲之傳》:“中年以來,傷於哀樂,與親友別,輒作數日惡。”南朝宋•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文學》:“身今少惡,斐逸民跡近在此,君可往問。”

    9.極、甚。《淮南子•墬形》:“其人大面短頤,美須惡肥。”宋•辛棄疾《臨江仙•小靨人憐都惡瘦詞》:“小靨人憐都惡瘦,曲眉夫與長顰。”

    10.害。《淮南子•說林》:“病熱而強之餐,救暍而飲之寒,救經而引其索,拯溺而授之石,欲救之,反為惡。”

    [wù]
    1.憎恨、討厭。《論語•里仁》:“唯仁者,能好人,能惡人。”唐•杜甫《佳人詩》:“世情惡衰歇,萬事隨轉燭。”

    2.冒犯、觸怒。《水滸傳•第十回》:“我因惡了高太尉,生事陷害,受了一場官司,刺配到這裡。”《警世通言•卷二十一•趙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既在此借宿,惡不得他。”

    3.害怕、畏懼。《韓非子•八說》:“使人不衣不食,而不飢不寒,又不惡死,則無事上之意。”

    4.毀謗、中傷。《漢書•卷四十四•衡山王劉賜傳》:“兩人相妒,厥姬乃惡徐來於太子。”

    5.羞恥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上》:“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。”《史記•卷七十六•平原君虞卿傳》:“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,而王弗知惡焉。”

    [ě]
    見“惡心”。

    [wū]
    1.如何、怎麼。《左傳•桓公十六年》:“棄父之命,惡用子矣!”唐•柳宗元《愚溪對》:“然以吾之愚,而獨好汝,汝惡得避是名耶?”

    2.表示驚訝的語氣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惡!是何言也!”


  • 读音:yùn
    運yùn

    见“运”。


    • 读音:dāngdàngdǎng
      當dāngdàngdǎng

      [dāng]
      1.擔任:“當記者”、“當教員”。

      2.主管、管理:“當家”、“當位”、“當權”、“當政”。

      3.承受:“不敢當”、“敢做敢當”、“當之無愧”。

      4.適合、相稱:“門當戶對”、“旗鼓相當”。

      5.對著、向著:“當面談話”、“當機立斷”、“首當其衝”、“當著眾人把話說清楚!”

      6.值、正值:“當班”。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當堯之時,天下猶未平。”《禮記•曲禮上》:“當食不歎。”

      7.當作、作為:“安步當車”、“寒夜客來茶當酒”。

      8.判決、判處。《史記•卷一○七•魏其武安侯傳》:“乃劾魏其矯先帝詔,罪當棄市。”

      9.彼、那。指在事情發生的時間內:“當年”、“當時”、“當天”。

      10.應該:“當仁不讓”、“當省則省,當用則用。”《史記•卷八十七•李斯傳》:“安得亡國之言!此非人臣所當議也!”

      11.形容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:“當!當!當!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。”

      12.頂端。如瓜蒂稱為“瓜當”,屋簷頂端的蓋瓦頭稱為“瓦當”。

      [dàng]
      1.合宜:“恰當”、“適當”、“妥當”、“若有不當之處,請多指教。”《禮記•樂記》:“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,民有德而五穀昌。”

      2.同一:“當日”、“當年”。

      3.用物品向當鋪抵押借錢:“典當”、“質當”。《儒林外史•第三十六回》:“拿幾件衣服當了。”

      4.視、認為:“你當我是傻子?”、“不該錯將好人當壞人!”

      5.成績不及格。或以為來源是借用橋牌術語“down”:“這一科我準被當!”

      6.圈套、詭計:“害人的勾當”。《紅樓夢•第九十二回》:“我一時失腳,上了他的當。”

      7.抵押在當鋪的物品:“贖當”。

      [dǎng]
      1.以為、認為:“我當他是好人。”《文明小史•第二十九回》:“西村裡的事,你足足賺了五十吊,王鐵匠的過手,你當我不知道嗎?”

      2.匹敵、抵抗。通“擋”:“銳不可當”、“螳臂當車”。《史記•卷八十一•廉頗藺相如傳》:“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當。”唐•王維《老將行》:“一身轉戰三千里,一劍曾當百萬師。”

      3.偏袒。通“黨”。《莊子•天下》:“公而不當,易而無私。”


      • 读音:tóu
        頭tóu

        1.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。長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。

        2.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。

        3.指頭髮。

        4.指所留頭髮的樣式。

        5.最先的;最前的。

        6.前,表示時間在先的。

        7.為首的人。

        8.指出面的人。張友鸞《秦淮粉墨圖》第三回:“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,苟立便主張組織一個‘保鏢隊’。”

        9.磕頭。舊時的一種跪拜禮。

        10.端,頂端。

        11.物品的殘餘部分。

        12.部分,某些整體中的局部。

        13.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。

        14.方面。

        15.邊,畔。

        16.表示約數,兼表數目不大。

        17.指每旬除了“十”、“二十”、“三十”外的日子。

        18.開始;開始階段。

        19.末了;盡頭。

        20.引申為限度。

        21.從;臨。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。

        22.所在,處所。

        23.勢頭。好的形勢。

        24.指銳氣。

        25.量詞。用於人。猶個。

        26.量詞。用於牲畜、魚類或昆蟲。猶匹,隻,尾。

        27.量詞。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。猶隻。

        28.量詞。用於酒食。猶筵、席。

        29.量詞。用於事情。猶宗,件。

        30.量詞。動量詞。表示走動的次數。猶趟。

        31.名詞後綴。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。

        32.名詞後綴。接於動詞詞根之後。

        33.名詞後綴。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。

        34.方位詞後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