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幹濟

幹濟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gàn
    幹gàn

    1.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。同“榦”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榦,築牆耑木也。”段玉裁•注:“榦,俗作幹。”漢•揚雄《法言•五百》:“經營,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。”

    2.事物的主體部分:“軀幹”、“樹幹”、“骨幹”。

    3.事情:“有何貴幹?”《水滸傳•第十四回》:“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?”

    4.才能。《三國志•卷六十二•吳書•胡綜傳》:“沖平和有文幹,天紀中為中書令。”

    5.姓。如宋代有幹沖。

    6.主要的:“幹道”、“幹線”、“幹部”。

    7.從事、營求:“他是幹哪一行的?”《三國演義•第九十二回》:“他兩個是吾子姪輩,尚且爭先幹功。”


    • 读音:jìjǐ
      濟jìjǐ

      [jì]
      1.渡河。

      2.渡口。

      3.越過;度過。

      4.流通;貫通。

      5.救助。

      6.調劑;彌補;補益。

      7.增援;增加。

      8.停止。

      9.利用;發揮(作用)。

      10.成功;成就。

      11.濡,沾濕。參見“濟濡”。

      12.充足;齊全。

      13.引申為好。

      14.猶及、如,比得上。

      15.通“霽”。雨雪轉晴。

      16.通“隮(躋)”。登上;到達。

      [jǐ]
      1.古水名。古四瀆之一。

      2.古水名。發源於河北省·贊皇縣南,東流經高邑縣南,至寧晉縣南,注入泜水。

      3.見“濟濟”。

      4.通“擠”。排斥;廢棄。

      5.過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