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yī
一
著
著
bù
不
shèn
愼
quán
全
盤
盤
jiē
皆
輸
輸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~家人。你们~路走。这不是~码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4.表示整个;全:~冬。~生。~路平安。~屋子人。~身的汗。
5.表示专一:~心~意。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。笑~笑。让我闻~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~声。看~眼。让我们商量~下。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~跳跳了过去。~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~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~请就来。~说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[zhù]
著作:名~。译~。
[zhuó]
1.同“着1”(zhuó)。
2.同“着2”(zhuó)。
[zhe]
同“着”(·zhe)。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
相当于“否”
同“慎”。
1.完备;齐全:这部书不~。东西预备~了。棉花苗已出~。
2.保全;使完整不缺:两~其美。
3.整个:~神贯注。~家光荣。~书十五卷。
4.完全;都:~不是新的。不~是新的。他讲的话我~记下来了。
5.姓。
1.一種銅製的盛水器。圓形,淺腹,盛行於商周時期。小盤可用以盥洗,大盤可用以沐浴。如春秋時代的魚龍紋盤。
2.一種盛放物品的淺底器皿:瓷盤;菜盤;托盤;餐盤。
3.形狀像盤而作為承托或旋轉用的東西:棋盤;算盤;方向盤。
4.買賣行情的價格:開盤;底盤;收盤;崩盤。
5.量詞:(1)計算盤形物的單位:三盤水果。(2)計算棋局段落的單位:下兩盤棋。(3)計算盤形物數量的單位:一盤蚊香。(4)計算錄音帶或錄影帶卷數的單位:一盤錄音帶;兩盤錄影帶。
6.事物的根本所在:地盤;根盤。
7.姓。如明代有盤銘。
8.纏繞:盤辮子;蟒蛇盤樹。
9.迴旋:盤馬彎弓。
10.使屈曲相交:盤腿;盤膝。
11.詳加探詢或清點:盤貨;盤點;盤問;盤根究底。
12.算計。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十五》:“那陳秀才這三百兩債務,衛朝奉有心要盤他這所莊房,等閒再不叫人來討。”
13.曲折的、纏繞的:盤根錯節。
都;都是:比比~是。尽人~知。有口~碑。放之四海而~准。
见“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