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zhì

鬥力不如鬥智

鬥力不如鬥智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dòu
    鬥dòu

    1.“斗”的繁体字。

    2.相爭:“械鬥”、“明爭暗鬥”。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血氣方剛,戒之在鬥。”

    3.使動物相鬥:“鬥狗”、“鬥雞”、“鬥蛐蛐兒”。

    4.競賽﹑比賽:“鬥智”、“鬥棋”、“鬥法”。《喻世明言•卷二十六•沈小官一鳥害七命》:“這畜生只除天上有,果係世間無,將他各處去鬥,俱鬥他不過,成百十貫贏得。”

    5.拼湊﹑湊集:“把這些小碎布鬥成一個袋子。”《金瓶梅•第一回》:“都鬥分子,來與武松人情。”《喻世明言•卷三•新橋市韓五賣春情》:“我們鬥分銀子,與你作賀。”

    6.惹、引弄。通“逗”。元•馬致遠《漢宮秋•第一折》:“休煩惱吾當且是要,鬥卿來便當真假。”

    7.姓。如黃帝時有鬥苞,春秋時楚國有鬥伯比。

    8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
    • 读音:lì
      力lì

      1.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,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。力有三个要素,即力的大小、方向和作用点。

      2.力量;能力:人~。物~。目~。脑~。药~。理解~。说服~。战斗~。

      3.特指体力:大~士。四肢无~。用~推车。

      4.尽力;努力:~争上游。维护甚~。

      5.姓。


    • 读音:bùfǒu
      不bùfǒu

      [bù]
      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

      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

      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

      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

      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

      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      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      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      [fǒu]
      相当于“否”


    • 读音:rú
      如rú

      1.适合;依照:~意。~愿。~期。~数。

      2.如同:爱厂~家。十年~一日。~临大敌。

      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~他。百闻不~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~这样。

      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~一年。

      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~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

      6.到;往:~厕。

      7.姓。

      8.如果:~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

      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~也。侃侃~也。


    • 读音:dòu
      鬥dòu

      1.“斗”的繁体字。

      2.相爭:“械鬥”、“明爭暗鬥”。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血氣方剛,戒之在鬥。”

      3.使動物相鬥:“鬥狗”、“鬥雞”、“鬥蛐蛐兒”。

      4.競賽﹑比賽:“鬥智”、“鬥棋”、“鬥法”。《喻世明言•卷二十六•沈小官一鳥害七命》:“這畜生只除天上有,果係世間無,將他各處去鬥,俱鬥他不過,成百十貫贏得。”

      5.拼湊﹑湊集:“把這些小碎布鬥成一個袋子。”《金瓶梅•第一回》:“都鬥分子,來與武松人情。”《喻世明言•卷三•新橋市韓五賣春情》:“我們鬥分銀子,與你作賀。”

      6.惹、引弄。通“逗”。元•馬致遠《漢宮秋•第一折》:“休煩惱吾當且是要,鬥卿來便當真假。”

      7.姓。如黃帝時有鬥苞,春秋時楚國有鬥伯比。

      8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
      • 读音:zhì
        智zhì

        1.有智慧;聪明:明~。~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

        2.智慧;见识:足~多谋。~勇双全。吃一堑,长一~。

        3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