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láo

牢檻

牢檻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láo
    牢láo

    1.养牲畜的圈(juàn):虎~。亡羊补~(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)。~笼。

    2.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:太~(古代帝王、诸侯祭祀社稷时,牛、羊、豕三牲全备之称)。少~(诸侯宗庙,用羊、豕之称)。

    3.监禁犯人的地方:监~。坐~。

    4.结实,坚固,固定:~固。~稳(a.稳妥可靠;b.物体稳定,不摇晃)。~记。~不可破。


  • 读音:jiànkǎn
    檻jiànkǎn

    [jiàn]
    1.關野獸的柵欄。《莊子•天》地:“而虎豹在囊檻,亦可以為得矣。”《漢書•卷九十七•外戚傳下•孝元馮昭儀傳》:“熊佚出圈,攀檻欲上殿。”

    2.囚車。《晉書•卷六十八•紀瞻傳》:“瞻覺其詐,便破檻出之,訊問使者。”

    3.欄杆。《楚辭•屈原•九歌•東君》:“暾將出兮東方,照吾檻兮扶桑。”唐•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直欄橫檻,多於九土之城郭。”

    [kǎn]
    見“門檻”。


    与牢檻相关的歇后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