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橈
橈
sàn
散
[ráo]
1.船槳。
2.划槳。
3.指小船。
[náo]
1.船槳。五代十國後蜀·歐陽炯《南鄉子·畫舸停橈詞》:“畫舸停橈,槿花林外竹橫橋。”
2.彎曲。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汨流之中,綸不絕,鉤不伸,竿不橈。”《新唐書·卷一三二·吳兢傳》:“橈直就曲,斲方為刓。”
3.曲解﹑歪曲。《漢書·卷九十·酷吏傳·周陽由傳》:“所愛者,橈法活之,所憎者,曲法滅之。”
4.冤屈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斬殺必當,毋或枉橈。”《史記·卷五十三·蕭相國世家》:“上已橈功臣。”
5.擾亂。《易經·說卦》:“動萬物者莫疾乎雷,橈萬物者莫疾乎風。”
6.削弱。《漢書·卷一·高帝紀》:“項羽數侵奪漢甬道,漢軍乏食,與酈食其謀橈楚權。”
[sàn]
1.由聚集而分离:解~。~会。烟消云~。
2.分发;分给:~传单。
3.排遣;排除:~心。~闷。
[sǎn]
1.无约束;不密集;松开:~漫。~兵游勇。把稻子捆紧,别~了。
2.零碎的;不集中的:~装。~坐儿。
3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,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:七厘~。金黄~。避瘟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