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sōng

松樹

词语松樹意思

  • 松樹基本解释

    词语:松樹

    拼音:sōngshù

    松属(Pinus)的植物

    英语:pine tree

  • 松樹 词典解释

    松树  sōng shù   ㄙㄨㄥ ㄕㄨˋ  

    一种常见的树种。常绿乔木。枝条轮生、对生或互生,花雌雄同株。木材用途甚广,种子可食用、榨油,松脂可提炼松香、松节油。

    也称为「木公」、「贞木」。

  • 松樹网络解释

    松树 (松科植物)

    松树,(学名:Pinus):是松科、松属植物。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,不仅种类多,而且分布广,如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几省区的油松、樟子松、黑松和赤松,华中几省的马尾松、黄山松、高山松,秦巴山区的巴山松,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,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。松树为轮状分枝,节间长,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,针叶细长成束。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,“松”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。所以,“松”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。松树坚固,寿命十分长。 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、关山林区的白皮松、川滇地区的云南松、思茅松、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、火炬松等。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,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。另外,卵果松,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。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,分布广,有东北的红松、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,还有乔松、广东松、安徽五针松、大别山五针松、偃松、台湾果松等。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,高20~50米,最高可达75米(美国的糖松P.lambertiana),极少数为灌木状,如偃松(P.pumila)和地盘松(P.yunnanensis) 。

松樹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sōng
    松sōng

    1.常绿乔木。有多种,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,叶针形成束,球果有木质鳞片。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。

    2.不紧密;不坚实:捆得太~。~软。

    3.放开;使松:~手。~腰带。

    4.不紧张;不严格:~弛。~懈。

    5.用瘦肉、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:肉~。

    6.经济较宽裕:近两个月我手头儿~了一些。


  • 读音:shù
    樹shù

    1.木本植物的總稱:“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。”

    2.門屏。《禮記•郊特牲》:“臺門而旅樹。”鄭玄•注:“屏謂之樹。樹所以蔽行道。”

    3.種植﹑栽培: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”《呂氏春秋•士容論•任地》:“日至,苦菜死而資生,而樹麻與菽。”

    4.建立。《書經•泰誓下》:“樹德務滋,除惡務本。”唐•李白《與賈少公書》:“白不樹矯抗之跡,恥振元邈之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