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低价大流量卡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彌撒曲

彌撒曲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mímǐ
    彌mímǐ

    [mí]
    1.遍;滿。

    2.廣。

    3.終極。

    4.久遠;久經。

    5.彌封;彌補。

    6.益;更加。

    7.姓。

    [mǐ]
    1.通“弭”。止息。

    2.通“弭”。末端。參見“彌龍”。

    3.通“靡”。奢侈。參見“彌侈”。


    • 读音:sāsǎ
      撒sāsǎ

      [sā]
      1.放开;张开:~手。~网。一~线,风筝就上去了。

      2.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(贬义):~赖。~酒疯。

      [sǎ]
      1.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;散布(东西):~种。年糕上~了一层白糖。

      2.散落;洒:把碗端平,别~了汤。

      3.姓。


    • 读音:qūqǔ
      曲qūqǔ

      [qǔ]
      1.一种韵文形式,出现于南宋和金代,盛行于元代,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

      2.(~儿)歌曲:~调。戏~。小~儿。高歌一~。

      3.歌谱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聂耳作的~。

      [qū]
      1.弯曲(跟“直”相对):~线。~尺。弯腰~背。山回水~。~径通幽。

      2.使弯曲:~肱而枕(肱:胳膊)。~突徙薪。

      3.弯曲的地方:河~。

      4.不公正;无理:是非~直。

      5.姓。

      6.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(多为麦子、麸皮、大豆的混合物)制成的块状物,用来酿酒或制酱。


    与彌撒曲相关的歇后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