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tiān

zuò

天體座標

天體座標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tiān
    天tiān

    1.天空:顶~立地。太阳一出满~红。

    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~棚。~窗。~桥。

    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~。过了冬至,~越来越长了。

    4.用于计算天数:每~。第二~。三~三夜。忙了一~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

    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~。~儿还早呢。

    6.季节:春~。冷~。三伏~。黄梅~。

    7.天气:阴~。~晴。~冷了。

    8.天然的;天生的:~性。~资。~足。

    9.自然界:~灾。人定胜~。

    10.姓。


  • 读音:tǐtī
    體tǐtī

    [tǐ]
    1.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~。~重。~溫。~質。~征(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)。~能。~貌。~魄(體格和精力)。~育。~無完膚。

    2.身體的一部分:四~。五~投地。

    3.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~。主~。群~。

    4.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:固~。液~。~積。

    5.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格:~裁(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~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~”、“駢~”、“舊~詩”)。字~。

    6.事物的格局、規矩:~系。~制。

    7.親身經驗、領悟:~知(親自查知)。~味。身~力行(xíng)。

    8.設身處地為人著想:~諒。~貼。~恤。

    9.與“用”相對。“體”與“用”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,指“本體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認為“體”是最根本的、內在的;“用”是“體”的外在表現。

    [tī]
    〔~己〕a.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;b.親近的,如“~己話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


  • 读音:zuò
    座zuò

    1.座位:~次。满~。这个剧场有五千个~儿。

    2.放在器物底下垫着的东西:茶碗~儿。石碑~儿。

    3.星座:大熊~。天琴~。

    4.敬辞,旧时称高级长官:军~(称军长)。

    5.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:一~山。一~水库。一~高楼。

    6.姓。


  • 读音:biāo
    標biāo

    1.樹梢。《玉篇•木部》:“標,木末也。”《文選•盧諶•贈劉琨詩》:“綿綿女蘿,施于松標。”

    2.末尾。指非根本的事物:“治標”。《管子•霸言》:“大本而小標。”尹知章•注:“標,末也。”《淮南子•天文》:“物類相動,本標相應。”

    3.表記、符號:“商標”、“路標”、“音標”、“游標”、“浮標”。唐•李白《蜀道難》:“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,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。”

    4.旗幟。宋•陶穀《清異錄•卷四•火龍標》:“梁祖自初起,每令左右持大赤旗,緩急之際,用以揮軍,祖自目為火龍標。”

    5.準則、榜樣。《晉書•卷八十•王羲之傳》:“楨之曰:‘亡叔一時之標,公是千載之英。’”《封神演義•第二回》:“且君為臣之標率,君不向道,臣下將化之。”

    6.授給競賽中優勝者的獎勵品:“錦標”、“奪標”。宋•吳自牧《夢粱錄•卷一•八日祠山聖誕》:“其龍舟遠列成行,而先進者得捷取標賞,聲喏而退,餘者以錢酒支犒也。”

    7.對一定數量的工程或商品,照一定的標準估定的價目:“底標”、“投標”、“開標”、“招標”。

    8.清末陸軍編制,以三營為一標,相當於今日陸軍的團。

    9.特出、揭舉:“標榜”、“標新立異”。南朝梁•劉勰《文心雕龍•明詩》:“唯嵇志清峻,阮旨遙深,故能標焉。”唐•李白《明堂賦》:“遠則標熊耳以作揭,豁龍門以開關。”

    10.表明、顯示:“標示”、“標明”、“標價”。《醒世恆言•卷四•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“梅標清骨,蘭挺幽芳。”

    11.出標子比價競取:“標會”、“標購”。

    12.才能出眾,很有本事的樣子。元•李文蔚《圯橋進履•第三折》:“我做大將甚是標,兵書戰策不曾學,聽的廝殺推害病,正是買賣歸來汗未消。”元•無名氏《延安府•第二折》:“我做廚子實是標,偏能蒸作快烹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