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chū

táng

出堂

词语出堂意思

  • 出堂基本解释

    辞典解释

    出堂  chū táng  ㄔㄨ ㄊㄤˊ   出殡时棺木移离灵堂的时候,称为「出堂」。 升堂办案。 《儒林外史.第四回》:「来到南海县前一个关帝庙前戏台底下,和尚同妇人拴做一处。侯知县出堂报状。」
  • 出堂网络解释

    出堂

    旧时临泽祭祀习俗主要有祭神、祭祖先、祭孔子等几种。 祭神。每年农历三月“清明节”,蓼泉、沙河、板桥等地举行“城隍爷”出府游行的祭祀活动。其意是城隍出府视察人间善恶,活动由当地会首每年轮流主办,请道士吹打念经,用八抬大轿将庙内的木头城隍(偶像)抬出,前护后拥,鸣锣开道。蓼泉将偶像送城西行宫,沙河送城东门外临时搭设的彩棚;板桥则将木偶城隍送西湾庙、北湾庙祭祀三天,尔后抬回放置原处。据说板桥堡子里的木头城隍爷把鞋也穿烂了,衣服穿破了。实际全是老鼠所为。

出堂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chū
    出chū

    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~来。~去。~门。~国。~院。

    2.来到:~席。~场。

    3.超出:~轨。~界。不~三年。

    4.往外拿:~钱。~布告。~题目。~主意。

    5.出产;产生:~煤。~木材。我们厂里~了不少劳动模范。

    6.发生:~问题。这事儿~在1962年。

    7.出版:这家出版社~了不少好书。

    8.发出;发泄:~芽儿。~汗。~天花。~气。

    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~《老子》。

    10.显露:~名。~面。~头。~洋相。

    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~饭。这面蒸馒头~数儿。

    12.支出:~纳。量入为~。

    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~走。

    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~戏。

    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~。看不~。拿~一张纸。跑~大门。看~问题。做~成绩。


  • 读音:táng
    堂táng

    1.正房:~屋。

    2.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礼~。课~。食~。

    3.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。过~。

    4.用于厅堂名称,旧时也指某一家、某一房或某一家族:三槐~。

    5.用于商店牌号:同仁~(北京的一家药店)。

    6.堂房:~兄。~弟。~姊妹。

    7.a)用于成套的家具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,一节叫一堂:两~课。c)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:过了两~。d)用于场景、壁画等:三~内景。一~壁画。

    8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