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yī
一
qiè
切
諸
諸
fú
佛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~家人。你们~路走。这不是~码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4.表示整个;全:~冬。~生。~路平安。~屋子人。~身的汗。
5.表示专一:~心~意。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。笑~笑。让我闻~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~声。看~眼。让我们商量~下。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~跳跳了过去。~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~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~请就来。~说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[qiē]
1.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:~西瓜。把肉~成丝儿。~断敌军退路。
2.直线与圆、直线与球、圆与圆、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。
[qiè]
1.合;符合:文章~题。说话不~实际。
2.贴近;亲近:~身。亲~。
3.急切;殷切:迫~。恳~。回国心~。
4.切实;务必:~记。~忌。~不可骄傲。
5.用在反切后头,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。如“塑,桑故切”。见〖反切〗。
6.姓。
1.眾多、各個:“諸事”、“諸子百家”、“諸善男子,善女人”。
2.所有、一切。《後漢書•卷三•肅宗孝章帝紀》:“諸以前妖惡禁錮者,一皆蠲除之,以明棄咎之路。”《明史•卷二•太祖本紀》:“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。”
3.之於二字的合音。“之”是代詞,“於”是介詞:“付諸行動”。《論語•衛靈公》:“子張書諸紳。”
4.之乎二字的合音。“之”是代詞,“乎”是助詞。《論語•子罕》:“有美玉於斯,韞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”
5.於。《禮記•祭義》:“是故君子合諸天道,春禘秋嘗。”
6.他、之。《論語•學而》:“告諸往而知來者。”
7.姓。如明代有諸茂卿。
[fó]
1.梵语“佛陀”,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,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:~爷。~像。借花献~。
2.指“佛教”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:~家。~寺。~老。~经。~龛。~事(佛教徒诵经、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)。
[fú]
1.〔仿~〕见“仿”。
2.古同“拂”,违背,违反。
[bì]
古同“弼”,辅弼。
[bó]
古同“勃”,兴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