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wèi

gōng

sǎo

魏公扫

魏公扫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wèi
    魏wèi

    1.周朝国名(前403—前225)。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河南北部、山西西南部,为秦所灭。

    2.朝代名。1.三国之一(220—265)。与吴、蜀并立。曹操子曹丕所建。占有黄河流域、淮河流域等地区,建都洛阳,国号魏,史称曹魏。为晋所灭。2.北朝之一(386—534)。鲜卑族拓跋珪所建。公元398年建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。公元439年统一北方,公元494年迁都洛阳,史称北魏,又称后魏、拓跋魏、元魏。后分裂为东魏(534—550)、西魏(535—556)。东魏为北齐所灭,西魏为北周所灭。


  • 读音:gōng
    公gōng

    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~款。~物。~事公办。

    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~分母。~议。~约。

    3.属于国际间的:~海。~制。~历。

    4.使公开:~布。~之于世。

    5.公平;公正:~买~卖。大~无私。秉~办理。

    6.公事;公务:办~。~余。因~出差。

    7.姓。

    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~爵。~侯。王~大臣。

    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~。张~。

    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~婆。

    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~羊。这只小鸡是~的。


  • 读音:sǎosào
    扫sǎosào

    [sǎo]
    1.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、垃圾等:~地。~房。

    2.除去;消灭:~雷。~盲。

    3.很快地横掠过去:~射。~视。

    4.全部;所有的:~数归还。

    [sào]
    义同“扫(sǎo)”。用于“扫帚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