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萬
萬
變
變
bù
不
離
離
qí
其
zōng
宗
1.數目字。千的十倍。《玉篇•禸部》:“萬,十千也。”《孟子•梁惠王上》:“萬取千焉,千取百焉,不為不多矣。”唐•白居易•《寄元九詩》:“三寄衣食資,數盈二十萬。”
2.眾多的:“排除萬難”。《易經•謙卦》象曰:“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”荀子•富國:“古有萬國,今有十數焉。”
3.極﹑非常﹑絕對:“萬不得已”﹑“萬萬不可”。《漢書•卷三十四•黥布傳》:“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。”唐•韓愈《柳子厚墓誌銘》:“無辭以白其大人,且萬無母子俱往理。”
见“变”。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
相当于“否”
1.相距,隔開:距~。太陽是~地球最近的恒星。
2.離開,分開:分~。~別。~家。~散(sàn)。~職。~異。~間(jiàn)。支~破碎。
3.缺少:辦好教育~不開教師。
4.八卦之一,符號是“☲”,代表火。
5.古同罹,遭受。
6.古同縭,婦女的佩巾。
7.〔~~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~~原上草,一歲一枯榮”。
8.姓。
[qí]
1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的;他(她、它)们的:各得~所。自圆~说。
2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;他(她、它)们:促~早日实现。不能任~自流。
3.指示代词。那个;那样:查无~事。不厌~烦。
4.指示代词。虚指:忘~所以。
5.姓。
6.表示揣测、反诘:岂~然乎?。~奈我何?
7.表示请求或命令:子~勉之!
8.词缀:极~。尤~。如~。
[jī]
用于人名,郦食其(LìYìjī),汉朝人。
1.祖宗:列祖列~。
2.家族;同一家族的:同~。~兄。
3.宗派;派别:正~。禅~。
4.宗旨:开~明义。万变不离其~。
5.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:他的唱功~的是梅派。
6.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:文~。一代词~。
7.用于事情、货物、款项等:一~心事。大~款项。
8.姓。
9.西藏地区旧行政区划单位,大致相当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