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龐
龐
kè
克
頭
頭
1.高大:“龐大”。唐•柳宗元《三戒•黔之驢》:“形之龐也類有德,聲之宏也類有能。”
2.雜亂。《舊唐書•卷一三一•李勉傳》:“汴州水陸所湊,邑居龐雜,號為難理。”
3.面貌、臉蛋:“面龐”、“臉龐”。元•王實甫《西廂記•第二本•第二折》:“衣冠濟楚龐兒俊,可知道引動俺鶯鶯。”
4.姓。如戰國時魏國有龐涓。
1.能:~勤~俭。不~分身。
2.克服;克制:~己。以柔~刚。
3.攻下据点;战胜:~复。~敌。攻必~。
4.消化:~食。~化。
5.姓。
6.严格限定(期限):~期。~日。
7.质量或重量单位,符号g。1克等于1千克(公斤)的千分之一。[法gramme]
8.藏族地区容量单位,1克青稞约重25市斤。
9.藏族地区地积单位,播种1克(约25市斤)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,1克约合1市亩。“剋(尅)”
1.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。長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。
2.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。
3.指頭髮。
4.指所留頭髮的樣式。
5.最先的;最前的。
6.前,表示時間在先的。
7.為首的人。
8.指出面的人。張友鸞《秦淮粉墨圖》第三回:“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,苟立便主張組織一個‘保鏢隊’。”
9.磕頭。舊時的一種跪拜禮。
10.端,頂端。
11.物品的殘餘部分。
12.部分,某些整體中的局部。
13.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。
14.方面。
15.邊,畔。
16.表示約數,兼表數目不大。
17.指每旬除了“十”、“二十”、“三十”外的日子。
18.開始;開始階段。
19.末了;盡頭。
20.引申為限度。
21.從;臨。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。
22.所在,處所。
23.勢頭。好的形勢。
24.指銳氣。
25.量詞。用於人。猶個。
26.量詞。用於牲畜、魚類或昆蟲。猶匹,隻,尾。
27.量詞。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。猶隻。
28.量詞。用於酒食。猶筵、席。
29.量詞。用於事情。猶宗,件。
30.量詞。動量詞。表示走動的次數。猶趟。
31.名詞後綴。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。
32.名詞後綴。接於動詞詞根之後。
33.名詞後綴。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。
34.方位詞後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