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tōng
通
sú
俗
cháng
常
yán
言
shū
疏
證
證
[tōng]
1.没有堵塞,可以穿过:管子是~的。山洞快要打~了。这个主意行得~。
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条~炉子。
3.有路达到:四~八达。火车直~北京。
4.连接;相来往:沟~。串~。私~。~商。互~有无。
5.传达;使知道:~知。~报。~个电话。
6.了解;懂得:~晓。精~业务。粗~文墨。不~人情。他~三国文字。
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~。万事~。
8.通顺:文章写得不~。
9.普通;一般:~常。~病。~例。~称。
10.姓。
[tòng]
用于动作:打了三~鼓。挨了一~儿说。
1.风俗:习~。移风易~。
2.大众的;通行的;习见的:约定~成。通~。
3.趣味不高的;令人厌恶的:庸~。~气。
4.没出家的人;世俗:僧~。还~。
1.一般;普通;平常:~人。~识。~态。
2.不变的;固定的:~数。冬夏~青。
3.时常;常常:~来~往。我们~见面。
4.指伦常:三纲五~。
5.姓。
1.话:~语。语~。格~。诺~。发~。有~在先。~外之意。
2.说:~之有理。畅所欲~。知无不~,~无不尽。
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~诗。万~书。全书近二十万~。
4.姓。
1.清除阻塞使通畅;疏通:~导。~浚。
2.事物之间距离远;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(跟“密”相对):~林。~星。
3.关系远;不亲近:~远。亲~。
4.不熟悉;不熟练:生~。荒~。
5.疏忽:~于防范。
6.空虚:志大才~。
7.分散;使从密变稀:~散。仗义~财。
8.姓。
9.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;条陈:上~。奏~。
10.古书的比“注”更详细的注解;“注”的注:《十三经注~》。
1.见“证”。
2.同“症1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