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視
視
覺
覺
適
適
應
應
1.“视”的繁体字。
2.看、見:“凝視”、“注視”。唐•杜甫《彭衙行》:“從此出妻拏,相視涕闌干。”
3.察看、觀察:“視察”、“巡視”。《論語•為政》:“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?”《管子•四時》:“令有時,無時則必視,順天之所以來。”
4.看待、對待:“忽視”、“仇視”、“一視同仁”、“視如己出”。《孟子•離婁下》:“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。”
5.辦理、治理:“就職視事”。《史記•卷五•秦本紀》:“韓王衰絰入弔祠,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,視喪事。”
6.顯示、表示。通“示”。《詩經•小雅•鹿鳴》:“視民不恌,君子是則是傚。”《漢書•卷三十一•陳勝項籍傳》:“已渡,皆湛舡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視士必死,無還心。”
7.比較、比擬。《孟子•萬章下》:“大夫受地視伯,元士受地視子男。”孫文《黃花岡烈士事略序》:“環顧國內,賊氛方熾,杌隉之象,視清季有加。”
8.效法。《書經•太甲中》:“王懋乃德,視乃厥祖,無時豫怠。”《孔安國傳》:“言當勉修其德,法視其祖而行之,無為是逸豫怠惰。”
9.眼力。唐•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,而髮蒼蒼。”
[jué]
1.領悟;明白。
2.啟發,使人覺悟。
3.感知,意識到。
4.察知;發覺。
5.表明。
6.賢智者之稱。
7.通“梏”。正直;高大。
8.星名。
[jiào]
1.睡醒;清醒。
2.指睡眠。
3.通“較”。比較;相差。
4.通“較”。治療;痊愈。多見於元人曲語。
[shì]
1.去,往。
2.歸向;歸從。
3.女子出嫁。
4.順從。
5.適合,符合。
6.節制;調節。
7.恰當,得當。
8.齊等。
9.悅樂,滿足。
10.和順,順適。
11.安逸,閑適。
12.舒適,和暢。
13.善,美好。
14.辟領。古喪服之領。
15.遇。
16.是,則,即是。
17.正好,恰巧。
18.偶然。
19.剛才,方才。
20.連詞。如果,假若。表示假設關係。
21.通“擿”。投擲。
22.通“啻”。副詞。但,僅僅。
23.用同“釋”。
[dí]
1.專主,作主。
2.同“嫡”。正妻稱“嫡妻”,正妻所生之子稱“嫡子”。
3.指正統,正宗。
4.親厚。
5.通“諦”。注意,仔細。
6.通“的”。指的,對象。
7.通“的”。清楚,分明。
[zhé]
1.責備,譴責。
2.責罰,懲罰。
3.貶謫。
4.毛病;過失。
5.舊指天象變異。
[yīng]
1.當、該。《詩經•周頌•賚》:“文王既勤止,我應受之。”《南史•卷三十六•江夷傳》:“人所應有盡有,所應無盡無者,其江智深乎?”
2.或是、想來是,表示推測的意思。南朝陳•徐陵《走筆戲書應令詩》:“秋來應瘦盡,偏自著腰身。”唐•杜甫《贈花卿詩》:“此曲祇應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?”
[yìng]
1.回答。《後漢書•卷十四•宗室四王三侯傳.齊武王縯傳》:“伯升笑而不應。”《水滸傳.第六回》:“由洒家叫喚,沒一個應。”
2.允許、承諾。《樂府詩集•卷七十三•雜曲歌辭十三•古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以我應他人,君還何所望。”《紅樓夢•第九十六回》:“說是要救寶玉的命,諸事將就,自然應的。”
3.附和:“裡應外合”、“同聲相應”。《史記•卷四十八•陳涉世家》:“諸郡縣苦秦吏者,皆刑其長吏,殺之以應陳涉。”
4.對付:“應世”、“隨機應變”。《莊子•齊物論》:“樞始得其環中,以應無窮。”
5.證實:“應驗”。《水滸傳•第三十九回》:“這四句謠言已都應了。”《紅樓夢•第四十九回》:“怪道昨兒晚上燈花爆了又爆,結了又結,原來應到今日。”
6.適合:“得心應手”。《易經•恆卦•彖曰》:“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”《老殘遊記•第七回》:“其實,只要四五個應手的人,已經足用了。”
7.接受。《管子.小匡》:“應公之賜,殺之黃泉,死且不朽。”
8.姓。如明代有應元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