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tuō

bāng

shè

zhǔ

烏托邦社會主義

烏托邦社會主義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wū
    烏wū

    1.“乌”的繁体字。

    2.烏鴉的簡稱。唐•張繼《楓橋夜泊詩》:“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”

    3.俗以為日中有烏,故日稱為“烏”。見“烏兔”條。晉•陶淵明《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》:“造夕思雞鳴,及晨願烏遷。”

    4.姓。如春秋時齊有烏餘。

    5.黑色的:“烏雲”、“烏髮”。《史記•卷一一○•匈奴傳》:“北方盡烏驪馬,南方盡騂馬。”《儒林外史•第十四回》:“馬二先生身子又長,戴一頂高方巾,一幅烏黑的臉。”

    6.染黑。明•李時珍《本草綱目•卷十六•草部•鱧腸》:“汁塗眉髮,生速而繁。烏髭髮,益腎陰。”

    7.表示反問的語氣,相當於“何”、“安”、“哪裡”、“怎麼”。《呂氏春秋•季夏紀•明理》:“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?不聞至榮,其樂不樂。”唐•韓愈《言箴》:“不知言之人,烏可與言?”


    • 读音:tuō
      托tuō

      1.用手掌或器物承举:~着茶盘。

      2.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:枪~。花~。

      3.衬;垫:烘云~月。~上一层纸。

      4.请人代办:委~。

      5.寄放:~儿所。

      6.借故推辞:~词。

      7.依赖:~福。

      8.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。1托等于133.322帕。


    • 读音:bāng
      邦bāng

      1.国:~交。友~。邻~。

      2.姓。


    • 读音:shè
      社shè

      1.某些集体组织:诗~。报~。通讯~。合作~。集会结~。

      2.某些服务性单位:茶~。旅~。旅行~。

      3.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、日子和祭礼都叫社:春~。秋~。~日。~稷。

      4.姓。


    • 读音:huìkuài
      會huìkuài

      [huì]
      1.蓋子。

      2.會各;聚會。

      3.符合;相合。

      4.盟會。

      5.開會議論。

      6.今泛指有一定目的的聚會或集會。

      7.會見;會面。

      8.特指宴請。

      9.指一個地區的政治、經濟中心;主要城市。

      10.時機;機會。

      11.配偶;匹配。

      12.引申為交配。14.領悟;理解。15.熟習;通曉。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、善於做某事。16.理趣。17.指懂事;知趣。18.相成,調配。19.表示有可能實現。20.副詞。恰巧;適逢。21.副詞。應當;總會。22.連詞。相當於“與”、“同”、“和”。23.猶類。24.猶回、遍。25.付給,支付。26.指文書。27.宋代發行的一種紙幣“會子”的簡稱。28.某些團體或組織。29.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形式,入會者按期平均交款,分期輪流使用。30.舊時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祈年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。31.中醫經絡穴位名。32.災厄;厄運。33.會試;會試及第。34.相對。35.表示很短的時間。36.古代曆法用語。三十年為一世,十二世為一運,三十運為一會,十二會為一元。每會一萬零八百年。參閱宋·邵雍《皇極經世書》卷一。37.通“繪”。雜彩色。38.通“禬”。祈福除殃的祭祀。39.通“惠”。40.姓。

      [kuài]
      1.總計。

      2.縫隙。

      3.通“鄶”。古國名。

      4.通“旝”。古代的一種旗幟。

      5.通“儈”。買賣的居間人。

      6.見“會朝”。

      7.見“會噎”。

      8.見“會稽”。


    • 读音:zhǔ
      主zhǔ

      1.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脑:~人。物~。失~(失掉财物的人)。当家作~。

      2.旧时臣子称君王,下级称上级,仆人称家主:君~。~上。

      3.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,决定:~张。~见。~意。~义。

      4.对事物有决定权力:民~。自~。~持。~宰。~权(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)。

      5.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~次。~要。~力。~将(jiàng)。

      6.预示:早霞~雨。

      7.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:木~。神~。

      8.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。

      9.姓。


    • 读音:yì
      義yì

      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•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•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

      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

      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•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•卷四五○•忠義傳五•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

      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•孟春紀•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

      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•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

      6.功用。《左傳•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

      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

      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•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

      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•卷八•魏書•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

      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