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啞
啞
樂
樂
[yǎ]
1.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;發音困難,聲音低沉而不圓潤。
2.不說話;沒有聲音。
3.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,不響聲。
4.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。
5.謂色彩暗淡,不明亮。
6.謂使色彩暗淡,不明亮。
7.比喻隱晦難明。
8.蒙騙。
[yā]
1.嘆詞。表示驚嘆。
2.助詞。同“呀”。
3.象聲詞。
[è]
笑聲。
[lè]
1.歡喜、愉悅:“快樂”、“歡樂”、“樂事”。《論語•學而》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!”
2.快樂的事或態度:“人生一大樂”。《左傳•隱公元年》:“其樂也融融。”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回也不改其樂。”
3.聲色情事。《國語•越語下》:“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。”
4.笑:“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!”
5.喜愛:“樂於助人”、“樂於行善”。
[yuè]
1.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:“音樂”、“奏樂”、“軍樂”。《論語•子路》:“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。”
2.六經之一。即樂經,相傳亡於秦火:“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,謂之六經。”
3.姓。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。
[yào]
喜好、欣賞。用於文言文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。”
[lào]
地名用字。如河北省有樂亭、山東省有樂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