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nán
南
qiāng
腔
běi
北
調
調
[nán]
1.方向。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。与“北”相对:指~针。~方。
2.指中国南方:~货。~味。
[nā]
〔南无〕梵语音译词。佛教用语。表示尊敬或皈依:~阿弥陀佛。无(mó)。
1.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:口~。鼻~。胸~。腹~。满~热血。
2.(~儿)话:开~。答~。
3.乐曲的调子:高~。花~。昆~。唱~儿。唱走了~儿。
4.说话的腔调:京~。山东~。学生~。
5.用于宰杀过的羊(多见于早期白话):一~羊。
[běi]
1.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~方。~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~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~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~国(指中国北部)。
2.打了败仗往回逃:败~。
[bèi]
古同“背”,违背,违反。
[diào]
1.戲曲和歌曲的樂律;調子。
2.指詩的韻律、氣韻。
3.指人的志向,志趣。
4.才情,才調。
5.說話、讀書等的腔調。
6.指語音上的聲調。
7.指言辭。
8.選調;遷轉;更動(工作、位置)。
9.徵調,徵發。
10.轉動。
11.調換。
12.用同“掉”。擺弄。
13.掉,落。
14.准備,置辦。
15.計算。
16.古代賦稅的一種。
[tiáo]
1.協調;使協調。
2.適合,符合。
3.調和;調配。
4.調停使和解。
5.調試;調弄;演奏。
6.調劑。
7.調理,調養。
8.治理。
9.馴養,訓練。
10.馴順。
11.戲弄;嘲笑。
12.挑逗;逗引。
13.挑撥,挑唆。
14.欺騙。
15.拋擲,扔。
1.16.見“調調”。
2.架勢;樣兒。
3.論調;腔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