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bù
不
嘗
嘗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
相当于“否”
1.辨別滋味。通“嚐”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君有疾,飲藥,臣先嘗之。”
2.試探﹑試驗。《左傳•襄公十八年》:“諸侯方睦於晉,臣請嘗之。”杜預•注:“嘗,試其難易也。”
3.經歷:“艱苦備嘗”﹑“飽嘗戰禍”。
4.曾經。《論語•述而》:“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”
5.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。《詩經•小雅•天保》:“禴祠烝嘗,于公先王。”毛亨•傳:“秋曰嘗。”
6.姓。如秦代有嘗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