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龍
龍
頭
頭
鋸
鋸
jiǎo
角
1.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。頭生角、鬚,身長,有鱗、爪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”
2.古代帝王的象徵。漢·王充《論衡·紀妖》:“祖龍死,謂始皇也。祖,人之本;龍,人君之象也。”
3.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:“人中之龍”。《史記·卷六十三·老子韓非傳》:“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”
4.古生物學上指有腳、尾的巨大爬蟲類:“恐龍”、“雷龍”、“暴龍”、“翼手龍”。
5.像龍形的長條物:“水龍”、“車水馬龍”。
6.姓。如秦代有龍且。
7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1.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。長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。
2.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。
3.指頭髮。
4.指所留頭髮的樣式。
5.最先的;最前的。
6.前,表示時間在先的。
7.為首的人。
8.指出面的人。張友鸞《秦淮粉墨圖》第三回:“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,苟立便主張組織一個‘保鏢隊’。”
9.磕頭。舊時的一種跪拜禮。
10.端,頂端。
11.物品的殘餘部分。
12.部分,某些整體中的局部。
13.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。
14.方面。
15.邊,畔。
16.表示約數,兼表數目不大。
17.指每旬除了“十”、“二十”、“三十”外的日子。
18.開始;開始階段。
19.末了;盡頭。
20.引申為限度。
21.從;臨。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。
22.所在,處所。
23.勢頭。好的形勢。
24.指銳氣。
25.量詞。用於人。猶個。
26.量詞。用於牲畜、魚類或昆蟲。猶匹,隻,尾。
27.量詞。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。猶隻。
28.量詞。用於酒食。猶筵、席。
29.量詞。用於事情。猶宗,件。
30.量詞。動量詞。表示走動的次數。猶趟。
31.名詞後綴。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。
32.名詞後綴。接於動詞詞根之後。
33.名詞後綴。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。
34.方位詞後綴。
[jù]
1.剖開木料、石料、鋼材等的工具。主要部分是具有許多尖齒的薄鋼片。
2.古代刑具名。
3.指鋸形物。
4.以鋸斷物。
5.指像拉鋸似地反覆拉動。
6.钁類,農具名。參見“鋸欘”。
7.戈戟之類兵器。
[jū]
1.用同“鋦”。用鋦子補接器物。
[jiǎo]
1.牛、羊、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:牛~。犀~。
2.形状像角的;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:菱~。桌子~。
3.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。
4.中国辅币名。一元的十分之一。
5.古时军中吹的乐器:号~。
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[jué]
1.竞赛:~斗。
2.角色:名~儿。主~儿。
3.古代盛酒的器物。
4.古代五音(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)之一。相当于简谱的“3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