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龍
龍
斷
斷
kě
可
dēng
登
1.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。頭生角、鬚,身長,有鱗、爪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”
2.古代帝王的象徵。漢·王充《論衡·紀妖》:“祖龍死,謂始皇也。祖,人之本;龍,人君之象也。”
3.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:“人中之龍”。《史記·卷六十三·老子韓非傳》:“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”
4.古生物學上指有腳、尾的巨大爬蟲類:“恐龍”、“雷龍”、“暴龍”、“翼手龍”。
5.像龍形的長條物:“水龍”、“車水馬龍”。
6.姓。如秦代有龍且。
7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见“断”。
[kě]
1.许可:认~。
2.能够:牢不~破。
3.值得:~爱。
4.连词。却;可是。表示转折:他年纪不大,力气~不小。
5.副词。1.表示强调: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~大啦!2.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:你~知道?。都说这办法好,~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?
6.适合:~人意。~口。~心。
7.文言副词。大约:年~二十。
[kè]
〔可汗〕简称汗。古代鲜卑、突厥(jué)、回纥(hé)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汗(hán)。
1.(人)由低处到高处(多指步行):~山。~陆。~车。一步~天。
2.刊登或记载:~报。~记。他的名字~上了光荣榜。
3.(谷物)成熟:五谷丰~。
4.姓。
5.同“蹬”(dē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