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伏腊

词语伏腊意思

  • 伏腊基本解释

    1.亦作"伏臈"。 2.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。"伏"在夏季伏日,"腊"在农历十二月。 3.指伏祭和腊祭之日,或泛指节日。 4.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。

  • 伏腊 词典解释

    伏腊  fú là  ㄈㄨˊ ㄌㄚˋ  

    夏之伏日及冬之腊日,为秦汉时令名。

    《文选.杨恽.报孙会宗书》:「岁时伏腊,烹羊炮羔。」

    唐.白行简

    《李娃传》:「娃既备礼,岁时伏腊。」

    伏祠腊祭,或以夏祭为伏,冬祭为腊。

    《史记.卷五五.留侯世家》:「每上冢伏腊,祠黄石。」

    《文选.潘岳.闲居赋》:「牧羊酤酪,以供伏腊之费。」

  • 伏腊网络解释

    伏腊

    伏腊,汉语词语,读音是fú là, 亦作“ 伏臈 ”,一指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;一指伏祭和腊祭之日,或泛指节日;也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。

伏腊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fú
    伏fú

    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~案。~在桌子上。

    2.低下去:起~。此起彼~。

    3.隐藏:潜~。~击。昼~夜出。

    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~。初~。三~天。每~十天。

    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~诛。

    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~虎。

    7.姓。

    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

  • 读音:làxī
    腊làxī

    [là]
    1.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做腊,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。

    2.冬天(多在腊月)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(鱼、肉、鸡、鸭等):~肉。~鱼。~味。

    3.姓。

    [xī]
    干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