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yī
一
dùn
顿
1.一停;稍微休息。 2.表数量。用于吃饭﹑打骂﹑说话等,犹言一次,一回。 3.一起;一下子。
一顿 yī dùn ㄧ ㄉㄨㄣˋ
停一下。
如:「他说到这里,略为一顿。」
表示数量,一次、一回。
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一五》:「陈秀才被马氏数落一顿,嘿嘿无言。」
《红楼梦.第一六回》:「不意被秦业知觉,将智能逐出,将秦钟打了一顿。」
一并、一起。
《喻世明言.卷二一.临安里钱婆留发迹》:「便将元宝碎银及酒器首饰,一顿交付与戚汉老。」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~家人。你们~路走。这不是~码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4.表示整个;全:~冬。~生。~路平安。~屋子人。~身的汗。
5.表示专一:~心~意。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。笑~笑。让我闻~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~声。看~眼。让我们商量~下。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~跳跳了过去。~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~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~请就来。~说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[dùn]
1.稍停:他~了一下,又接着往下说。
2.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:一横的两头都要~一~。
3.(头)叩地;(脚)跺地:~首。~足。
4.处理;安置:整~。安~。
5.立刻;忽然:~然。~悟。~生邪念。
6.用于吃饭、斥责、劝说、打骂等行为的次数:一天三~饭。被他说了一~。
7.姓。
8.疲乏:困~。劳~。
[dú]
[冒顿]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