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hán

fēi

韩非

词语韩非意思

  • 韩非基本解释

    词语:韩非

    拼音:hánfēi

    (约前280—前233)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。出身于韩国贵族,师于荀况,著有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、《说难》等,深受秦王政的重视,并出使秦国,后被李斯等陷害。死于狱中。他吸取当时道、儒、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,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,集法家学说的大成

    英语:Han Fei

  • 韩非 词典解释

    韩非  hán fēi  ㄏㄢˊ ㄈㄟ  

    人名。(?~西元前234)​战国时韩国的诸公子之一。喜刑名法术之学,而归本于黄老,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辩说,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。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,于是发愤著书五十余篇,号为韩非子。文章峻严峭深,集法家之大成。后秦王攻韩,韩王遣非使秦,为李斯所谮,下狱而死。

  • 韩非网络解释

    韩非 (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)

    韩非(约公元前280年—公元前233年),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(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)人,法家代表人物,杰出的思想家、哲学家和散文家。韩王之子,荀子学生,李斯同门师兄。 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,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。 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,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,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。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,终不能为秦王所用。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,而招致姚贾报复,遂入狱。后李斯入狱毒之。韩非人虽死,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,奉《韩非子》为秦国治国经要。帮助秦国富国强兵,最终统一六国。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 韩非将商鞅的“法”,申不害的“术”和慎到的“势”集于一身,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;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、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。著有《韩非子》,共五十五篇,十万余字。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,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,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,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。 《史记》载:秦王见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之书,曰:“嗟乎,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,死不得恨矣!”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。

词语韩非造句

  • 1、非战之罪,实韩非兵器太过古怪,三弟他一时不防,这才不慎落败。
  • 2、这期间,他与金山、赵丹、张瑞芳、白杨、蓝马、石挥、韩非、上官云珠、张伐、王苹、陶金、舒锈文、孙道临等有着出色的合作。
  • 3、至少,韩非得承认,他做不出摔孩子邀买人心的举动。
  • 4、圣人不期循古,不法常可,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韩非子。民谚
  • 5、“故明主治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”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
  • [查看详情]

韩非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hán
    韩hán

    1.周朝国名,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。

    2.姓。


  • 读音:fēi
    非fēi

    1.错误(跟“是”相对):是~。习~成是。痛改前~。

    2.不合于:~法。~礼。~分(fèn)。

    3.不以为然;反对;责备:~难。~议。无可厚~。

    4.不是:答~所问。此情此景~笔墨所能形容。

    5.前缀。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,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:~金属。~晶体。~司机。

    6.不:~同小可。~同寻常。

    7.跟“不”呼应,表示必须:要想做出成绩,~下苦功不可。

    8.一定要;偏偏:不行,我~去!

    9.不好;糟:景况日~。

    10.指非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