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yán

纳言

词语纳言意思

  • 纳言基本解释

    1.古官名。主出纳王命。 2.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。

  • 纳言 词典解释

    纳言  nà yán  ㄋㄚˋ ㄧㄢˊ  

    职官名:

    (1)​ 掌传达王命。

    《书经.舜典》:「命汝作纳言,夙夜出纳朕命,惟允。」

    (2)​侍中的别名。参见「侍中」条。

  • 纳言网络解释

    纳言

    纳言,古官名。主出纳王命。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。从字面看,“纳言”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、广征贤论之义。"纳言"是古代贵族帽子上的配饰,纳言之饰,始于汉代,唐宋因之。《后汉书·服》载:“巾,合后施收,尚书巾帻,收方三寸,名曰纳言,示以忠正,显近职也。”又《宋史·舆服志》载:所谓施收者,即纳言;其定制为“其分三寸”。纳言,原是职官之名,始见于《书·尧典》,职责是宣达帝命。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,凡中字皆不用,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;唐初尚沿用,后仍改侍中。

词语纳言造句

  • 1、论文作者通过考察指出,抒发人生感悟和追求大自然的美是白居易和清少纳言共同的理想,这一点同时也是白居易文学能够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之一。
  • 2、清少纳言在这部具有宫廷文学性质的随笔作品中,依据自己的审美基准来引用白氏诗文,而且所引用的基本上都属于闲适感伤类型的作品。
  • 3、作者清少纳言与当时的紫式部、和泉式部并称“王朝文学三才媛”,她出身于书香门第,作为女官侍奉中宫定子,直到定子过世,大约七个年头。
  • 4、清少纳言是日本人,著名作家,与紫式部、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代三大才女。
  • 5、优秀校长应懂教育,尊师爱生;具有政治家的活动能力,会经营、善管理,沟通协调能力强;谦虚、善纳言;作风民主,有亲和力;信念、意志力强。
  • [查看详情]

纳言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nà
    纳nà

    1.收进来;放进来:出~。闭门不~。

    2.接受:~降。采~。

    3.享受:~凉。

    4.放进去:~入正轨。

    5.交付(捐税、公粮等):~税。~粮。

    6.姓。

    7.缝纫方法,在鞋底、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,使它结实耐磨:~鞋底子。


  • 读音:yán
    言yán

    1.话:~语。语~。格~。诺~。发~。有~在先。~外之意。

    2.说:~之有理。畅所欲~。知无不~,~无不尽。

    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~诗。万~书。全书近二十万~。

    4.姓。


与纳言相关的歇后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