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lín

táng

林语堂

词语林语堂意思

  • 林语堂基本解释

    词语:林语堂

    拼音:línyǔtáng

    (1895—1976)福建龙溪人,作家。早年留学美国、德国,曾任北京大学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,厦门大学文科主任,《语丝》撰稿人之一。三十年代,他在上海主编《论语》、《人间世》、《宇宙风》等杂志,以自由主义者的姿态,提倡“性灵”、“幽默”

    英语:Lin Yutang

  • 林语堂 词典解释

    林语堂  lín yǔ táng  ㄌㄧㄣˊ ㄩˇ ㄊㄤˊ  

    人名。(西元1895~1976)​福建龙溪人,为二十世纪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及作家。学识渊博,精通英文,才智杰出,著作等身,望重士林,誉满国际。著有

    《开明英文文法》、

    《生活的艺术》、

    《京华烟云》、

    《中国与印度的智慧》、

    《无所不谈合集》等。编有

    《林语堂汉英辞典》。

  • 林语堂网络解释

    林语堂

    林语堂(1895年10月10日-1976年3月26日),福建龙溪(今漳州)人,原名和乐,后改玉堂,又改语堂,中国现代著名作家、学者、翻译家、语言学家,新道家代表人物。 早年留学美国、德国,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,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。回国后在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厦门大学任教。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,任校长。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、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。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。曾创办《论语》《人间世》《宇宙风》等刊物,作品包括小说《京华烟云》《啼笑皆非》。散文和杂文文集《人生的盛宴》《生活的艺术》以及译著《东坡诗文选》《浮生六记》等。1966年定居台湾,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,主持编撰《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》。1976年在香港逝世,享年80岁。

词语林语堂造句

  • 1、林语堂在描写中国时不费吹灰之力,述及西方时亦是如此。
  • 2、高民典说,今年花季还结合阳明山公园、花卉试验中心、中山楼、林语堂故居、双溪公园及士林官邸等6大景点,共襄盛举。源自知之小工具
  • 3、林语堂则再行扩写,将其编写为一部万余字的剧本。
  • 4、车至仰德大道二段,广播里传出下站是林语堂故居,又是一个不期而遇,顾不上此时雨很大,天也渐暗,一个箭步冲了出去。
  • 5、林太乙与父亲谈到,人生既然这么短暂,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?林语堂的回复。
  • [查看详情]

林语堂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lín
    林lín

    1.成片的树木或竹子:森~。竹~。

    2.林业:农、~、牧、副、渔。

    3.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民族之~。碑~。


  • 读音:yǔyù
    语yǔyù

    [yǔ]
    1.话:~言。~音。汉~。外~。成~。千言万~。

    2.说:细~。低~。不言不~。默默不~。

    3.谚语;成语:~云,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

    4.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:手~。旗~。灯~。

    5.姓。

    [yù]
    告诉:不以~人。


  • 读音:táng
    堂táng

    1.正房:~屋。

    2.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礼~。课~。食~。

    3.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。过~。

    4.用于厅堂名称,旧时也指某一家、某一房或某一家族:三槐~。

    5.用于商店牌号:同仁~(北京的一家药店)。

    6.堂房:~兄。~弟。~姊妹。

    7.a)用于成套的家具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,一节叫一堂:两~课。c)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:过了两~。d)用于场景、壁画等:三~内景。一~壁画。

    8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