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kǒu
口
yè
业
1.佛教语。佛教以身﹑口﹑意为三业。口业,指妄言﹑恶口﹑两舌和绮语。 2.指诗文的创作。唐宋人以诗文类绮语,故相比附。 3.藉以为生的产业。
口业 kǒu yè ㄎㄡˇ ㄧㄝˋ
佛教用语。指会造成未来苦乐果报的言语行为。
宋.苏轼〈胜相院经藏记〉:「结习口业,妄言绮语,论说古今、是非、成败。」
唐宋时称文学的创作为「口业」。
宋.苏轼〈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〉诗:「眼花乱坠酒生风,口业不停诗有债。」
赖以维生的产业。
《清史稿.卷四.世祖本纪一》:「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,给以荒田,永为口业。」
1.嘴。
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~。海~。
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~。出~转内销。~外。古北~。
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~支援。文教~。专业不对~。
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~儿。瓶子~儿。
6.指人口:户~。拖家带~。
7.指口味:~重。
8.破裂的地方:裂~。疮~。
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~了。
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~。
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~人。一~猪。两~缸。
1.行业:工~。农~。林~。畜牧~。饮食~。各行各~。
2.职业:就~。转~。~余。无~。
3.学业:肄~。修~。毕~。结~。
4.事业:功~。创~。~绩。
5.产业;财产:家~。~主。
6.从事(某种行业):~农。~商。
7.姓。
8.佛教徒称一切行为、言语、思想为业,分别叫做身业、口业、意业,合称三业,包括善恶两面,一般专指恶业。
9.已经:~已。~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