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nán
南
dōu
都
1.地名。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,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,因称宛为南都。在今河南省南阳市。汉张衡有《南都赋》﹐李善注引挚虞曰:"南阳郡﹐治宛﹐在京之南﹐故曰南都。" 2.明人称南京为南都。如吴应箕记南京召试事,书名为《南都应试记》。
南都 nán dū ㄋㄢˊ ㄉㄨ
地名。在今河南省南阳县。为东汉光武帝生长之地,因位于洛阳之南,故称为「南都」。
唐.李白〈南都行〉:「南都信佳丽,武阙横西关。」
明代称南京为「南都」。
清.顾炎武〈赠于副将元剀〉诗:「乍领射声兵,南都已沦倾。」
[nán]
1.方向。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。与“北”相对:指~针。~方。
2.指中国南方:~货。~味。
[nā]
〔南无〕梵语音译词。佛教用语。表示尊敬或皈依:~阿弥陀佛。无(mó)。
[dōu]
1.表示总括,除疑问句外,所总括的成分放在“都”前:全家~搞文艺工作。他无论干什么~很带劲儿。
2.跟“是”字合用,说明理由:~是你磨蹭,要不我也不会迟到。~是昨天这场雨,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。
3.表示“甚至”:你待我比亲姐姐~好。今天一点儿~不冷。一动~不动。
4.表示“已经”:饭~凉了,快吃吧。
[dū]
1.首都:建~。
2.大城市,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:~市。通~大邑。瓷~。煤~。
3.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。
4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