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bǔ
补
què
阙
bǔquē
ㄅㄨˇㄑㄩㄝ
補闕
1.匡补君王的缺失。 2.引申为弥补缺漏。 3.官名。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,有左右之分。左补阙属门下省,右补阙属中书省,掌供奉讽谏。北宋时改为司谏。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,均随设随罢。
补阙 bǔ quē ㄅㄨˇ ㄑㄩㄝ
填补缺漏,匡正错失。
《晋书.卷三六.张华传》:「华遂尽忠匡辅,弥缝补阙,虽当暗主虐后之朝,而海内晏然,华之功也。」
职官名。唐置,掌谏讽和举荐。其中左补阙属门下省,右补阙属中书省。
1.添上材料,修理破损的东西;修补:缝~。~牙。~袜子。修桥~路。
2.补充;补足;填补(缺额):弥~。增~。~选。候~。缺什么~什么。
3.补养:滋~。~品。身体虚,需要好好~一~。
4.利益;用处:~益。不无小~。空言无~。
5.姓。
[quē]1.过失;疏失:衮职有~。
2.同“缺”。
[què]1.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,泛指帝王的住所:宫~。伏~(跪在宫门前)。
2.神庙、陵墓前竖立的石雕。
3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