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shí

jīng

石经

词语石经意思

  • 石经基本解释

    1.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。汉平帝元始元年王莽命甄丰摹古文《易》﹑《书》﹑《诗》﹑《左传》于石,此为石经之始。汉代以后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见者,有:(1)汉灵帝熹平四年(公元175年)蔡邕用隶书写成的"熹平石经",亦称"一字石经"。(2)三国魏齐王(曹芳)正始(公元240-248年)中用古文﹑篆﹑隶三体刻石的"正始石经",亦称"三体石经"。(3)唐文宗开成二年(公元837年)用楷书刻石的"唐开成石经"。(4)后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的楷书"蜀石经",又称"广政石经"。(5)宋仁宗嘉佑六年(公元1061年)竣工的"北宋石经",因用篆、隶二体,又称"二字石经"。(6)宋高宗时御书刻石的"南宋石经",亦称"宋高宗御书石经"。(7)清乾隆年间刻石的"清石经"。参阅清顾炎武《石经考》﹑清万斯同《石经考》﹑近人张国淦《历代石经考》。 2.刻于摩崖或碑版上的佛经。现存石碑刻经规模最大的是北京房山云居寺附近的石经。从隋代大业年间(公元七世纪初)刻起,到明代万历﹑天启年间(公元十七世纪初)为止,大部分重要佛经都已刻成。

  • 石经 词典解释

    石经  shí jīng  ㄕˊ ㄐㄧㄥ  

    石刻的经书。始于汉平帝元始元年(西元1)​,此后历代都有石经,如熹平石经、正始石经、开成石经等。今可考见其文字者,以熹平石经为最早。

  • 石经网络解释

    石经

    石经是中国古代刻于石碑,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。石刻的经书。始於汉平帝元始元年(西元1),此後历代都有石经,如熹平石经、正始石经、开成石经等。今可考见其文字者,以熹平石经为最早。

词语石经造句

  • 1、此外作为绝世不传的善本书籍《契丹藏》的复刻本,辽金石经更是价值倍增,成为校勘历代木刻藏经字句脱误的最好版本。
  • 2、昨天房山石经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房山区云居寺药师殿院南配殿举行。
  • 3、法堂门前有棵古槐,树身高约3米,已半枯朽,靠石经幢支撑,老干旁逸横出,身曲如龙,枝叶婆娑垂地,人称“龙槐”。
  • 4、云海深处,耸立一根入云的华表,华表通体晶莹透亮,白璧洁净,是用整块的白玉晶石经神匠精心雕琢而成,精美如画。
  • 5、这块天然的玉石经过艺术家的精雕细琢,已经变成了一件艺术品。
  • [查看详情]

石经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shídàn
    石shídàn

    [shí]
    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~。石灰~。~碑。~板。~器。见〖岩石〗。

    2.指石刻:金~。

    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~。

    4.姓。

    [dàn]
    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

  • 读音:jīng
    经jīng

    [jīng]
    1.(旧读jìng)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(跟“纬”相对):~纱。~线。

    2.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:~脉。~络。

    3.经度:东~。西~。

    4.经营;治理:~商。整军~武。

    5.上吊:自~。

    6.历久不变的;正常:~常。不~之谈。

    7.经典:本草~。佛~。念~。十三~。

    8.月经:行~。~血不调。

    9.姓。

    10.经过:~年累月。几~周折。这件事是~我手办的。~他一说,我才知道。

    11.禁(jīn)受:~不起。~得起考验。

    [jìng]
    织布之前,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,来回梳整,使成为经纱或经线:~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