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zhōng

mín

pǐn

fǎn

fǎng

仿

mào

méng

中華民國資訊產品反仿冒聯盟

中華民國資訊產品反仿冒聯盟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zhōngzhòng
    中zhōngzhòng

    [zhōng]
    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~央。华~。居~。

    2.指中国:~文。古今~外。

    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~。水~。山~。心~。队伍~。

    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~指。~锋。~年。~秋。~途。

    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~农。~学。~型。~等。

    6.不偏不倚:~庸。适~。

    7.中人:作~。

    8.适于;合于:~用。~看。~听。

    9.成;行;好:~不~?。这办法~。饭这就~了。

    10.姓。

    [zhòng]
    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~选。猜~了。三枪都打~了目标。

    2.受到;遭受:~毒。~暑。胳膊上~了一枪。


  • 读音:huáhuàhuā
    華huáhuàhuā

    [huá]
    1.中國、華夏的簡稱。《左傳·定公十年》:“裔不謀夏,夷不亂華。”

    2.光彩、光澤。唐·李白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詩》:“黃鶴樓前月華白,此中忽見峨眉客。”南唐·李煜《秋鶯詩》:“莫更留連好歸去,露華凄冷蓼花愁。”

    3.時光:“年華”、“韶華”。唐·劉方平《秋夜泛舟詩》:“歲華空復晚,相思不堪愁。”

    4.文采、文飾:“樸實無華”。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徵聖》:“然則聖文之雅麗,固銜華而佩實者也。”

    5.化妝用的粉。《文選·曹植·洛神賦》:“芳澤無加,鉛華弗御。”

    6.文章、事物精要的部分:“精華”。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沉浸醲郁,含英咀華。”

    7.中國的:“華語”、“華僑”。《漢書•卷八十八•西域傳•贊曰》:“不率華禮,莫有典書。”《北史•卷三十六•薛辯傳》:“於是風化大行,有同華俗。”

    8.美麗有光彩的:“華燈初上”。《三國•魏•鍾會•孔雀賦》:“五色點注,華羽參差。”《隋書•卷二十三•五行志下》:“於仙都苑穿池築山,樓殿間起,窮華極麗。”

    9.繁盛:“繁華”、“榮華”。《史記•卷六十八•商君傳》:“有功者顯榮,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。”

    10.虛空不實的。《晉書•卷七十五•范汪傳》:“飾華言以翳實,騁繁文以惑世。”

    11.(頭髮)花白。《墨子•脩身》:“華髮隳顛,而猶弗舍者,其唯聖人乎!”宋•陸游《適閩詩》:“功名塞外心空壯,詩酒樽前髮已華。”

    [huà]
    1.見“華山(华山)”條。

    2.姓。如漢代有華佗。

    [huā]
    植物的花朵。同“花”:“春華秋實”。《詩經•周南•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”


    • 读音:mín
      民mín

      1.人民:国泰~安。为~除害。

      2.指某种人:藏~。回~。农~。渔~。牧~。居~。侨~。

      3.民间的:~歌。~谣。

      4.非军人;非军事的:拥军爱~。~航。~用。

      5.姓。


    • 读音:guó
      國guó

      见“国”。


      • 读音:zī
        資zī

        见“资”。


        • 读音:xùn
          訊xùn

          见“讯”。


          • 读音:chǎn
            產chǎn

            1.“产”的繁体字。

            2.出自人工或天然的物品:“礦產”、“土產”、“海產”、“特產”、“名產”。漢•晁錯《賢良文學對策》:“德上及飛鳥,下至水蟲,草木諸產,皆被其澤。”

            3.房地財物:“財產”﹑“不動產”。《史記•卷四十一•越王句踐世家》:“居無幾何,致產數十萬。”

            4.姓。如明代有產麟。

            5.生:“產子”﹑“產卵”。《韓非子•六反》:“且父母之於子也,產男則相賀,產女則相殺。”

            6.自然生長或人工種植、製造:“盛產”、“出產”。


            • 读音:pǐn
              品pǐn

              1.物品:商~。产~。战利~。

              2.等级:上~。下~。精~。极~。

              3.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,共分九品。

              4.种类:~种。~类。

              5.品质:人~。~德。

              6.辨别好坏;品评:~茶。这人究竟怎么样,你慢慢就~出来了。

              7.吹(管乐器,多指箫):~箫。~竹弹丝。

              8.姓。


            • 读音:fǎn
              反fǎn

              1.颠倒的;方向相背的。与“正”相对:~面。~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2.指反革命、反动派:肃~。

              3.反抗;反对:~法西斯。~封建。

              4.翻转:~复。~败为胜。

              5.推及:举一~三。

              6.回;还:~击。~问。

              7.副词。反而:画虎不成~类犬。

              8.古同“返”。


            • 仿读音:fǎng
              仿fǎng

              1.效法;照着样做:~造。~制。

              2.照范本写的字:写一张~。大~。

              3.像;似:面貌相~。

              4.“仿佛”的“仿”。


            • 读音:màomò
              冒màomò

              [mào]
              1.透出;往上升:~汗。~烟。~火苗子。

              2.顶着;不顾(危险、恶劣环境等):~雨。~险。

              3.鲁莽;轻率:~失。~昧。

              4.假充:~名。~牌。

              [mò]
              〔冒顿〕(?—前174)秦汉时匈奴族首领。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。先后打败了东胡、月支、丁零、楼烦、白羊,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,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。他加强内部组织,建立军政制度,发展草原经济,势力十分强大。公元前201年,南下攻至晋阳(今山西太原)。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,被围七天七夜。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,但仍常南侵。顿(dú)。


            • 读音:lián
              聯lián

              见“联”。


              • 读音:méng
                盟méng

                1.宣誓缔约:会~。海誓山~。

                2.发(誓):~一个誓。

                3.旧时结拜的(兄弟):~兄。~弟。

                4.团体与团体、阶级与阶级、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体:工农联~。军事同~。

                5.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