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词语大全
您的足迹:

词语大全搜索

shì

打牆也是動土

打牆也是動土单字解释

  • 读音:dǎdá
    打dǎdá

    [dǎ]
    1.除去:~旁杈。

    2.舀取:~水。~粥。⑰买:~油。~酒。~车票。⑱捉(禽兽等):~鱼。⑲用割、砍等动作来收集:~柴。~草。⑳定出;计算:~草稿。~主意。成本~二百块钱。(21)做;从事:~杂儿。~游击。~埋伏。~前站。(22)做某种游戏:~球。~扑克。~秋千。(23)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:~手势。~哈欠。~嗝儿。~踉跄。~前失。~滚儿。~晃儿(huàngr)。(24)采取某种方式:~官腔。~比喻。~马虎眼。

    3.从:~这儿往西,再走三里地就到了。他~门缝里往外看。~今儿起,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。

    [dá]
    十二个为一打:一~铅笔。两~毛巾。[英dozen]


  • 读音:qiáng
    牆qiáng

    见“墙”。


    • 读音:

      1.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:孔子,鲁人~。非不能~,是不为~。

      2.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:何~?。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~?

      3.表示句中的停顿:大道之行~,天下为公。地之相去~,千有余里。

      4.姓。

      5.表示同样:水库可以灌溉、发电,~可以养鱼。

      6.单用或叠用,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:他会英语,~会法语。游客里面~有坐车的,~有步行的。

      7.叠用,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,结果都相同:你去我~去,你不去我~去。他左想~不是,右想~不是。

      8.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(常跟上文的“虽然、即使”等呼应),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:虽然雨下得很大,他~来了。即使你不说,我~知道(你说了,我知道;你不说,我也同样知道)。

      9.表示委婉:你~得对人宽容点儿嘛。这事儿~只好如此了。

      10.表示强调(有时跟上文的“连”字呼应):七八岁的孩子~学会电脑了。连爷爷~乐得合不拢嘴。


    • 读音:shì
      是shì

      1.对;正确(跟“非”相对):一无~处。自以为~。实事求~。你说得极~。应当早做准备才~。

      2.认为正确:~古非今。深~其言。

      3.表示答应的词:~,我知道。~,我就去。

      4.姓。

      5.指示代词。这;这个:如~。由~可知。~可忍,孰不可忍?。~日天气晴朗。

      6.联系两种事物,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、属性: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~鲁迅。节约~不浪费的意思。

      7.与“的”字配合使用,有分类的作用:这张桌子~石头的。那瓶墨水~红的。我~来看他的。

      8.联系两种事物,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“是”后面所说的情况:他~一片好心。咱们~好汉一言,快马一鞭。院子里~冬天,屋子里~春天。

      9.表示存在,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,“是”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:村子前面~一片水田。他跑得满身~汗。

      10.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,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,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,不能混淆:去年~去年,今年~今年,你当年年一个样哪!。说~说,做~做,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。

      11.在上半句里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,表示让步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~好诗,就是长了点。东西旧~旧,可是还能用。我去~去,可是不在那儿吃饭。

      12.用在句首,加重语气:~谁告诉你的?。~国防战士,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,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。

      13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凡是”的意思:~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。

      14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适合”的意思:他想的很~路。这场雨下的~时候。东西放的都挺~地方。

      15.用在选择问句、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:你~吃米饭~吃面?。他不~走了吗?。你~累了不~?⑾(必须重读)表示坚决肯定,含有“的确、实在”的意思:我打听清楚了,他那天~没去。这本书~好,你可以看看。


    • 读音:dòng
      動dòng

      见“动”。


      • 读音:tǔ
        土tǔ

        1.土壤;泥土:黄~。黏~。~山。~坡。~堆。

        2.土地:国~。领~。

        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~产。~话。这个字眼太~,外地人不好懂。

        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~法。~专家。~洋并举。

        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~里~气。~头~脑。

        6.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

        7.姓。